孔建军

孔建军的分享

他的个人主页  他的分享

朱镕基的墨镜

孔建军   2009年10月04日 星期日 09:32 | 2条评论

    60年前的北京十月,一样的热闹喧嚣,欢庆的群众充满着对新生活的幻想,过去的100年,毕竟对他们来说过于沉重。广场上欢庆的人群中有一位不起眼的高个 清瘦的男生,难掩自己内心激动的心情,为这个新政权的诞生而欢呼雀跃乃至热泪盈眶,这一天不仅是中共开始执政的日子,也是这位清华大学大三学生21周岁的 生日。


      8年后,他却被这个新政权列为“最危险的敌人”而打入社会的最底层,戴上了右派的帽子,历经反右,文革中被下放,经受了二十余年的肉体磨难和精坤煎熬。当建立这个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开始饱受质疑的时候,他却又奇迹般地成为这个政权和这个党的首脑人物之一。


     40年后,建国四十周年的阅兵被提前到了六月,他在上海看着自己未来的继任者温宝宝陪同着自己的前任时任总书记的赵,在广场上与大学生们“亲切友好的交谈”。这是他最无能为力的一段时间,他感到他年轻时为之奋斗的与现在所经历的已经南辕北辙。


      60年后他从当年广场上欢庆的人群中,站到了天安门城楼上,可他仍旧像60年前一样的不引人注目,只有一秒的镜头却被广大网友无限放大,已是满头银发的他,黑领带黑西装,一个人孤寂的站在城楼的一角,他的眼神被墨镜遮挡着,我们无法读出他的内心。


      阅兵的最大看点成为朱总的墨镜,这恐怕是胡同学不曾想到的。09年阅兵的朱总的墨镜不亚于84年阅兵时那突然打出的一个“小平你好”的横幅。在千篇一律中 凸现自由,在万众欢呼声中遇见沉思,虽然细微,却足够震撼人心。如果您熟悉北京盛秋的阳光,看见胡锦涛与一干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的强光中紧锁的眉头,就会 觉得已卸任的朱镕基鼻梁上的墨镜不仅得体,而且对于80岁老人来说也是必要的。


      对过往的怀念往往暗示着对现实的不满,有个性的领导人总会给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程式化演员化的共产党干部中,思想开明,敢说敢做,个性强硬的 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共产党干部中的另类,黄薄码称他为:非典型共产党干部。与朱的强硬作风和务实的实干精神来对比,他的继任者温宝宝走到哪哭到哪的,抱 抱孩子,坐坐土炕。一个务实,一个务虚,高下立现。


      当然我们所有的怀恋都是去苦存甜的,我们的记忆只会保存美好的一面,而自动过滤掉负面。在最新出版的俄罗斯的教科书上,删除了对斯大林的指责,更多的是对 斯大林的褒奖,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开始怀恋起来斯大林,尽管他们的父辈可能都死于饥荒或者大清洗。就跟中国有的人怀恋毛时代一样。中苏蜜月时,大陆有个口 号就是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怀恋朱的风行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经过了层层的记忆过滤,但在其退休后,也有一些学者对当初的国企改革教育产业化医疗市 场化形成了新世纪的三座大山,进一步拉开了贫富差距,埋下了社会不稳定的祸根。


      当然我们不必苛求朱的做法,毕竟在当时的中国,朱是一个有改革精神并且敢于排除万难勇于实践的领导。他也是一个极富有责任感的中共领导人,无论是对中国老 百姓,还是对他所效命的中共政权本身。所以朱从上海调往中央时,上海的记者评价他说:「这是一个一心想把中国的事情办好的共产党领导人。」


     所以南周10.1的封面八个大字很有韵味,可以回顾,不能回头。
                                                              -----《中国记忆》系列之十二
                                                                       by黄薄码

评论

我的评论:

发表评论

请 登录 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在Zeuux哲思注册吗?现在 注册 !
徐继哲

回复 徐继哲  2009年10月05日 星期一 22:04

一个墨镜引发的讨论

1条回复

暂时没有评论

Zeuux © 2024

京ICP备05028076号